在雄安新区承担K1快速路(一期)建设任务的河北华耀集团项目负责人左成,近为疫情影响农民工返岗而犯愁,市就业局积极帮助联系员工,并做好行前检测观测、车辆消毒等工作,目前,第一批来自承德县六沟、三沟两个乡镇的15名农民工已顺利到岗。
据了解,市就业局建立了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,以及农民工外出务工监测制度和与农民工输入地的信息沟通机制,“一对一、点对点”帮扶联络,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。
截至目前,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复工363家,返岗职工86431人;规上外贸企业15家全部复工,到岗职工4710人。全市人社部门认定的127家扶贫工厂(车间)复产58家,返岗5958人。
为保障就业需求,我市搭建了“云”招聘平台,将全市的人力资源招聘信息进行整合,发布了16个市(县、区)官微和官网,外联河北招聘网,通过大数据的精准对接,让农民工尽快掌握求职信息,有效促进企业早日复工复产。
目前,我市共举办线上招聘会82场,发布企业招聘信息1785家,提供岗位信息76652个,达成就业意向958人,实现就业720人,其中贫困劳动力103人。
同时,会同天津中天人力、北京市职介中心建立“疫情防控期间就业服务联盟”,收集跨区域招聘信息在人社平台面向全市发布,并精准对接贫困劳动力、开展“一对一”帮扶,对重点疫情地区返乡人员电话送岗位、送政策,确保农民工群体“求职有门、就业有路、困难有助”。
此外,市就业局协同卫健部门开展“异地隔离”互认,专车包车输送返城返岗,协同交通运输部门开通直达服务,点对点从“家门口”输送到“厂门口”。
截至目前共输出44批次1429人,其中到北京220人,天津109人,省内839人,其他省市261人。
资金是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中面临的一大难题,市就业局推行创业担保贷款线上办理,放宽小微企业申请条件,对受疫情影响和参加防控的小微企业开通绿色通道优先贷款支持。
截至目前,疫情期间审核发放个人创业担保贷款82人、1134万元。